晋城市档案局印发《2015年主要业务
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实施意见》
晋城市档案局将2015年六大项55个小项主要业务工作目标任务进行了全面的分解,明确了工作任务,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人员,完成时限。局党组要求结合自身及本科室的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一、加快档案资源建设,优化馆藏结构
按照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晋城市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实施细则》要求,加强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业务指导工作,督促各移交单位将本单位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档案移交进馆。
按照《晋城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和市档案局《关于做好全市机构改革撤并部门档案接收工作的通知》精神,全面完成12家机构改革撤并单位档案移交进馆工作。
根据国家档案局、体改委、经贸委、国资局《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暂行办法》中档案归属和流向的规定,对破产、改制企业档案进行接收。
注重民生档案的收集整理,重点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民生档案进行业务指导、规范管理和移交进馆。
督促各市直单位按时移交现行文件。
根据拟制定的《晋城市电子公文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暂行办法》推进原生电子档案的移交。
建立视频信息采集系统,做好视频档案采集工作。
加强和太行日报社的联系和沟通,做好太行日报电子档案的收集与归档。
探索“晋城在线”网页上电子信息的采集。
积极开展档案征集工作,广泛征集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散存在社会上的珍贵档案。
二、加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以规范性文件制定《晋城市电子公文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暂行办法》、《晋城市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晋城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办法》。
督促第二批移交进馆单位按照国家档案局8号令要求编制《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并进行审批;对已审批单位要强化贯彻落实工作,确保各单位按照8号令规定进行档案的收集、规范化管理。
督促指导市、县国家综合档案馆按照9号令要求做好档案接收进馆和馆内各项基础业务工作。
指导市、县属国有企业做好10号令的编制审批和贯彻落实工作,并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规范化管理。
对机构改革后新成立的单位进行建档指导,督促其编制8号令。
加强全市中小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学校档案,推进中小学校档案管理规范化。
制定《晋城市建设项目档案登记办法》,并积极开展政府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档案登记备案工作。
做好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市属煤炭资源整合矿建设项目档案的业务指导、专项验收工作。
按照省局“313工程”规划,积极开展档案馆等级测评工作。
对晋城市2005年前已进馆档案中的涉密文件进行逐件登记,并与原形成单位沟通,提出解密意见;对已废止和停止使用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标注和编制清册。
按照国家档案局新发布的《全宗卷规范》,建立和完善馆藏所有全宗的全宗卷。
购置档案缩微、仿真、裱糊设备,并积极开展工作,切实提高档案保护技术。
按时完成全市档案事业统计年报的调查、统计、汇总、上报工作。
实施重要档案异质异地备份,确保档案实体、信息安全。
三、建设数字档案馆(室),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
按照国家档案局印发的《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办法》,完善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功能,完成软件系统开发及上线运行。
对馆藏晋东南地区档案进行数字化,做好全文扫描、数据挂接,确保在局域网上线利用。
对晋城市2005年前的已进馆档案进行目录著录和全文数字化,并建立专题文件目录。
完成对破产、改制企业档案的规范化整理、数字化加工工作。
对馆藏印章档案、照片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
建立馆藏资料目录数据库,方便查阅利用。
完成数字档案馆一期建设的500万条目录著录、1000万页全文扫描、挂接任务。
做好虚拟档案室的对接工作,方便市直各单位档案工作在线指导、数据网上接收。
建立全市民生档案、专题档案资源库群,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制定《晋城市档案数字化外包安全管理规范》,严格档案数字化外包监管,防止档案损毁、遗失、泄密等事件发生,确保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
建设数字档案馆(室),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
按照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办法》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力争通过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测评。
四、全面推进档案法治建设,提高依法治档水平
对机构改革中撤并单位进行执法检查,加快撤并单位档案移交进馆进度。
对市直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市属企业贯彻执行8号令、10号令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促进档案规范化管理。
加强对市直各单位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情况的执法检查,从源头上强化管理、规范建档,确保档案资料齐全完整,充分发挥档案原始凭证作用。
组织开展全市档案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进一步加大档案法规政策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做好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按时完成市局机关公务人员档案执法证办理及年检工作。
完善档案执法检查的各种法律文书,进一步规范执法,提高档案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
五、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档案干部履职能力
制定全局学习计划,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及档案业务知识,不断增强档案工作者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服务意识。
转变业务指导方式,对市直档案移交进馆单位逐步实行“四集中”,即集中时间、集中地点、集中人员、集中指导,帮助解决档案整理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做好上年度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
对已接入政务网的市直各单位进行虚拟、数字档案室集中培训。
协调市农业部门,联合举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办法的学习培训,并进行业务指导。积极推进各县(市、区)开展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培训。
协调市教育部门,联合举办全市中小学档案工作专题培训,并积极推进各县(市、区)开展教育系统档案业务培训工作。
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外出学习机会,借鉴外地先进档案管理经验,提高我市档案工作现代化管理水平。
六、深化档案文化建设,发挥好资政存史育人作用
充分利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和晋城市建市30周年这个机会,深入挖掘馆藏档案信息,运用各种新兴媒体,举办形式多样的档案展览及宣传活动,积极主动为现实服务。
紧贴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围绕重大纪念活动和社会热点问题、经济发展建设成就和重大民族节日等内容,组织专题展览、积极发挥档案文化教育作用,传播档案资政育人正能量。
围绕“国际档案日”集中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档案文化宣传活动,利用档案展览、档案编研成果等多种形式,经常性组织开展爱国主义、国情省情市情、历史文化教育,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档案文化影响力。
大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创建省级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完成序厅、传世华章、晋城铭记、晋城印象、晋城崛起、晋城模范、春风晋城、未来晋城、城市名片、外延文化等十个主题展区布展,建成我市建市三十年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及晋城历史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
完成《晋东南记忆》、《晋城市历次(1985—2015)政府工作报告汇编》、《郭台铭与故乡》的编印出版任务。
加快《晋城市档案馆指南》编纂进度,继续编发《晋城档案信息》。
加强“晋城档案信息”网站建设,完善充实各栏目内容,定期发布我市档案工作最新动态。
拍摄“晋城档案事业跨越发展”专题电视宣传片。
(雷丹丹)
市档案局采取“四集中”业务培训指导措施
推进依法按时移交档案进馆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市直单位各类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建立健全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档案资源体系,晋城市档案局采取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地点和集中培训指导的“四集中”措施,对市直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进行面对面指导档案整理。按照统一安排,从 5月4日到7月30日,市档案局将分四批集中市直各单位的档案人员到市档案局对应当移交进馆的档案和上一年度各单位形成的文件材料进行集中整理、著录、扫描,并接受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确保各进馆单位依法按时移交档案进馆,实现我市档案馆室业务工作的一体化、标准化、规范化、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管理的目标。
(孙 楠)
晋城市档案局(馆)
编写的《晋东南记忆(1949-1985)》出版发行
4月26日,晋城市档案局(馆)充分挖掘馆藏晋东南(长治)地区档案的历史文化价值,编写出一部以反映晋东南地区发展变迁为主题的大型档案史料汇编——《晋东南记忆》,全书约84万字,收录大事3740件、图片36幅,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向晋城建市三十周年献上了一份珍贵厚礼。
该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时期、“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时期、社会主义改革与对外开放初期四个篇章,真实记录了(1949—1985)三十六年里晋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科技发展所取得的骄人成就,见证了晋东南非凡的成长历程和轨迹,并把晋东南发展的变奏曲定格为太行老区人民心中永恒的历史记忆,书写出晋东南儿女热爱家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豪情壮志。通过阅读《晋东南记忆》,社会各界人士将会从中汲取智慧、增强勇气与力量,有利于开拓我们今天和未来的事业,发挥档案的资政育人作用。
(苏大铭)
阳泉市档案同仁
来我市档案局(馆)参观考察
4月28日,阳泉市档案局局(馆)长赵雪青一行26人来我市档案局(馆)参观学习档案馆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和基础业务建设工作。
晋城市档案局以市国家综合档案馆新馆搬迁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文化建设,在全省档案业务考核中获得优异成绩,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市档案局李克平局长从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档案工作,市国家综合档案馆现代化建设,市数字档案馆建设,馆藏档案规范整理、编目、划控、著录、扫描、挂接、开放、保密,市直单位和市属国有破产改制企业档案进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推进,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档案编研宣传,档案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等十个方面分别向阳泉市档案系统参观考察团进行了介绍。阳泉市档案局赵局长一行实地参观考察了晋城市档案局(馆)办公区,业务技术区,档案查阅利用大厅,爱国主义教育展览区,档案数字化加工中心,多功能报告厅,电子文件阅览室,文书、专业、企业、会计、基建、声像、报纸资料、实物档案库区等。晋城、阳泉两市业务人员还就有关档案数字化建设、电子文件接收等问题,面对面广泛进行了对口业务技术交流。阳泉市档案系统参观考察团认为:晋城市国家档案馆现代化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基础业务建设等工作处于全省一流水平,有许多宝贵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不虚此行,收获颇丰。并表示回去后将向分管领导汇报晋城市档案事业争先发展的经验。
(王蓓蓓)
※一句话新闻※
·3月下旬,沁水县档案局、教育局联合开展了中小学校档案管理执法检查活动。
(王海霞)
·4月17日,沁水县档案局举办重点工程项目档案业务培训会,55名专、兼职档案员参加。
(王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