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档案局蝉联全省档案工作目标考核优秀单位
单项优秀奖名列全省第一
2月2日,山西省档案局以晋档字〔2015〕9号文件通报了2014年全省档案工作目标考核结果:晋城市档案馆工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综合工作等所有考核项目总成绩优异;档案资源建设、档案数字化建设、档案文化建设工作表现突出,分别被评为单项优秀,我市档案局再获“全省档案工作目标考核优秀单位”殊荣,单项优秀奖在全省十一个地级市中名列第一。
2014年,晋城市档案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档案工作职责,坚持档案馆、数字档案馆、基础业务“三项建设”,档案资源、档案安全、档案利用“三个体系”,馆藏档案数字化、增量档案电子化、档案利用现代化“三位一体”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着力夯基础、强管理、优环境、促服务,打造全省一流现代化国家综合档案馆,促进全市档案管理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王蓓蓓)
全省档案局长会议召开
——晋城市作经验介绍
2月6日,全省档案局长会议在太原举行,省档案局党组书记、局长阎默彧作工作报告。他在回顾2014年全省档案工作时指出:2014年,我省档案工作得到各级领导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全国人大、国家档案局来我省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并下发《档案行政执法反馈意见书》,对我省档案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省委、省政府对执法检查组提出的问题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王儒林、省长李小鹏、常务副省长高建民、省委秘书长王伟中等省委领导同志听取了档案工作专项汇报,李小鹏省长、高建民副省长作出重要批示,并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形式向国家档案局提交落实情况报告。阎默彧局长在报告中对晋城市委书记张九萍、市长刘润民先后到市档案局馆调研,听取工作汇报,现场解决问题;晋城市在全省率先建成符合国家市级一类标准的现代化综合档案馆,成为晋城市城市建设新地标、文化设施新亮点、展示形象新窗口;晋城市委市政府及六个县(市、区)党委政府以两办文件印发《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实施细则》、晋城市已经完成对所属县(市、区)编制的《档案馆进馆名册》和《全宗管理名册》的审批工作;晋城市委、市政府将晋城市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列入智慧城市建设试点计划,纳入全市信息化建设规划,先后投资960万元用于数字档案馆建设,并在北京举行“晋城市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系统演示会”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在部署2015年全省档案工作主要任务时提出:深入贯彻两办《意见》精神,大力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不断推进档案法治建设,着力提升全省依法治档工作水平;紧紧抓住“六大发展”主线,全面提升档案工作服务能力;继续加强“三个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档案基础业务能力;注重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保障全省档案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全面总结“十二五”档案工作,精心编制”十三五“规划等六个方面档案工作目标任务。
会上,晋城市档案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克平作了题目为《夯实档案业务基础,加快数字化建设,打造全省一流的现代化国家综合档案馆》的经验交流。他分别从十个方面作了介绍:一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前所未有地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二是市档案馆建成全省一流的现代化国家综合档案馆;三是晋城市数字档案馆建设进展顺利;四是晋城市档案局馆对馆藏档案进行规范整理、编目、划控、著录、扫描;五是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接收市直进馆单位、市属国有破产、改制企业15万卷(件)档案进馆;六是大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七是全市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整体达到省级标准;八是档案编研宣传工作成效显著;九是档案干部队伍和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十是档案事业经费足额列入政府财政预算。
(雷丹丹)
晋城市档案局
贯彻落实全省档案局长会议精神
2月9日下午,晋城市档案局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传达学习全省档案局长会议精神,会议由市档案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克平主持。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省档案局局长阎默彧在全省档案局长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及晋城市档案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克平在会上作的题目为《夯实档案业务基础,加快数字化建设,打造全省一流的现代化国家综合档案馆》经验介绍。
会议通过深入学习和广泛交流,认为:阎默彧局长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分析了2014年全省档案工作,提出了档案工作新形势、新常态、新要求,对我市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档案局(馆)调研时的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市档案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档案局长会议精神,以新思维、新作为、新举措,推进晋城档案事业六大发展。
市档案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克平指出:阎默彧局长的讲话是我市确定2015年工作任务的重要依据。全市各级档案部门要深刻领会全国、全省档案局长会议精神,不断强化档案法治意识,责任担当,努力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要全力以赴抓好县级档案馆建设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快推进市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促进我市档案事业转型升级;要主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民生需求,精心组织开展“项目见效年”和“民生档案建设年”专项服务活动;要围绕建市三十周年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等主题,依托馆藏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编研一批有质量有影响的档案文化精品;要科学编制全市档案事业“十三五”规划,精心描绘档案事业发展蓝图;要加紧做好全市档案工作会议的筹备工作,结合晋城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2015年全市档案工作的目标任务。
(苏大铭)
晋城市档案局对机构改革撤并单位
档案工作进行执法检查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我市市直机关将有12个单位面临撤并。为了加强撤并单位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按规定时间移交进馆,避免国家档案资源的流失。市档案局在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下发〈晋城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后,及时召开会议进行部署。
为了摸清各撤并单位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推进撤并单位档案的收集整理进程,督促各撤并单位对应归档档案进行全面收集、规范整理,移交进馆。市档案局于2015年1月27日至2月5日,由法制科牵头、程鹏副局长带队、业务科参加组成执法检查小组,对这次机构改革中的市卫生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体育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物价局、市外事侨务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粮食局、市法制办、市旅游文物局等市直撤并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执法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有:1、是否成立了档案移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具体到人;2、档案收集是否齐全、整理是否规范;3、档案的存放是否安全、装具是否符合要求。
在检查的过程中,检查小组对各单位重申了撤并档案移交进馆的时间和具体的规范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解决,特别是对于一些业务操作上的问题,能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就定时解决,为撤并单位档案的规范整理、按时向市档案馆移交创造了条件。
(李先丽)
晋城市镇源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
通过档案专项验收
2015年2月3日,晋城市档案局对市镇源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进行了档案专项验收。
晋城市镇源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占地15.82亩,总投资7697万元,设计处理能力4.5万立方米/日,工程正式投用后,市区的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12万立方米/日,能满足晋城市中心市区日常生活污水的处理要求。建成后经处理后的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可日产回用水5万立方米,为白马寺山森林公园、泽州公园、百丽园、西秀园、白水河景区和市区道路喷洒、环卫以及国投热电提供了景观和工业用水,年节约地下水资源1800多万吨,创造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
该项目于2013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2014年4月进入试运行,主要建设项目包括一体化旋流沉沙池、氧化沟、二沉池、絮凝反应池、高效澄清池、翻板滤池、紫外线消毒渠、回流污泥泵井、污泥储存池等,共形成竣工档案176卷。通过“听取档案编制情况汇报、实地查看档案保管条件、抽查项目文件材料收集、整理及归档情况”,验收组评审认为:该项目各类不同载体文件材料收集基本齐全完整,反映了项目建设的基本过程;签署手续基本完备,竣工图编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能够反映工程竣工时的实际面貌;项目档案进行了分类、整理组卷,分类科学,编目规范,符合国家及部有关项目档案整理要求;各种检索工具齐全,能够满足查阅利用的需要。该工程档案符合《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投资项目档案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档案专项验收。
(孙 楠)